作者:admin | 來源: 一正重工 | 時間:2019/5/31 10:32:31
1月1日起,我國首部《環境保護稅法》正式施行,對規模畜禽養殖場的排污行為征收環保稅。
宜昌養殖業發達,每天產生這么多的畜禽糞污又該如何處理?1月5日至8日,記者輾轉多地,深入各大畜禽養殖場和有機肥生產企業,一條畜禽糞便從“污染源”到“資源”轉變的全產業鏈漸漸明晰。
500頭牛排污月繳7000元稅
“目前我們正在對照《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進行納稅人識別。”1月5日,記者來到宜昌市地稅局,稅政管理科科長陳曉剛正在收集整理有關環境保護稅的相關資料。
陳曉剛介紹,根據該《條例》,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單位和生產經營者,都要繳納環境保護稅,“達到省級人民政府確定的規模標準并且有污染物排放口的畜禽養殖場,也要繳納環境保護稅。”“但并不是所有規模養殖場都要納稅。”陳曉剛特別強調,有污染物排放口的才納稅,依法對畜禽養殖廢棄物進行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對環境沒有造成污染,就不在納稅范圍內,“我們也是依據環保部門交送的排污單位信息,進行納稅人識別。”“舉個例子:達到規模標準,并且通過污染物排放口直接向環境排放污水的500頭牛養殖場,按照污染當量和適用稅額,每個月需繳納7000元環保稅。如果納稅人對廢棄物進行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后,對環境沒有造成污染,就不用征環境保護稅。”陳曉剛說。
據了解,環保稅是將現行排污費征收制度改為稅收征管制度,“其目的是為了促使企業主動采取措施減少污染物排放,實現稅收調節作用和全民保護生態環境的最終目標。”陳曉剛解釋道。
臭烘烘糞便也能成香餑餑
以前農民種莊稼,畜禽糞便是作物最好的養分來源,如今卻成了城鄉環境治理的重點。設定禁養區、開征環保稅……政府層面鐵腕治理生態環境,大批養殖場紛紛為“無法消化”的畜禽糞便污染尋找出路。
1月8日,記者來到夷陵區龍泉鎮水府廟村,田頭生物科技公司在這里矗立了9年,卻很少有人知道他們是專門生產有機肥的。一輛貨車開了進來,“車里拖的都是從各個養殖場收來的牛糞豬糞。”田頭公司老總黃光華告訴記者,夷陵區、當陽、枝江的養牛養豬場糞便、雙匯屠宰場的下腳料,他都去收,一年要從外面回收15000噸畜禽糞便,然后在這里加工成有機肥,賣到全國各地。
“那些畜禽養殖場都跟我簽了免費回收協議,由我負責回收畜禽糞便,回收雙方都不出錢,運費我自己出。”在黃光華看來,這是一個雙贏的交易,養殖場的畜禽糞污有了合法的出路,而他也有了充足的有機肥原料供給。